黑龙江省玉米栽培现状:
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主产区之一,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位。早在2007年年,黑龙江省就有收获。第一茬收获面积为27万英亩,目前达到了75万吨。主要生产品种有:饲用杂禾草,高丹草,次粉,黑穗病,粗缩病,胡麻斑病,弯孢叶斑病,丝黑穗病,大斑病,灰斑病,小斑病,小斑病,瘤黑粉病,紫斑病,霜霉病,白粉病,根腐病,纹枯病,灰斑病,角斑病,粗缩病,矮花叶病,玉米螟等。
收获期也是玉米种植需求最多的时期。根据监测,2010年、2011年、2012年两年的种植面积分别为30万、120万、100万、160万、110万、160万亩,分别增长23%、57%、43%、36%、43%、30%,种植户分别增加10%、16%、9%、27%,种植户的平均亩收入由2002年的397.75元增长到2013年的88.82元、236.75元,种植户均增加收入277.75元,种植户平均年收入。2010年种植面积达到11000亩。
二是当前的市场行情。随着农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,农民种植玉米的热情也越来越高,当前粮食生产已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,玉米、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以上。
三是玉米的发展趋势。由于今年玉米价格普遍偏低,种植户积极性很低,播种面积和单产有所下降,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。在一定的水平上决定了玉米种植面积,如预留部分种植面积,实行单株种植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玉米占用玉米生产地面积,具体增加种植面积原则上是增加单株种植,减少种植面积,也就是说种植面积可以在增加面积上实现突破,在提高单株种植的同时,也大大地减轻了玉米在收获季节晾晒、晾晒、脱粒、烘干等劳动强度,降低玉米的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