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亩种养生态循环基地(包含小汤、福汤嘉、锦丰、长寿户、旺禾公司等20家企业),突出饲料添加剂和食品加工企业原料基地、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优势基地,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。
6、 重点建设。大把 健康养殖示范场,积极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。
7、 突出攻关。项目工程的成功实施,对整个海南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,实现畜禽标准化养殖,产生重大社会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显著提高。
8、 突出治理。高标准建立畜禽粪污处理设施、养殖场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工作站,组织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。
9、 突出示范引领。围绕现代生态畜牧业、健康养殖示范、地方优势特色产业、产业发展、技术集成示范、产品创新示范、生态农业特色产业、农垦乡村旅游休闲等项目,实施标准化建设。
10、 突出特色引领。建立完善“百畜禽”标准化示范场(场)、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环境综合整治、清洁卫生、农牧结合等工作机制,加快建立和完善地方畜禽粪污处理设施、养殖场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体系。支持市县建立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机制,引导和推动企业化管理,提升种养循环、养殖环境质量。
11、 健全社会治理机制。进一步深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公益性、市场性治理,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,深化集体资产清理和产权制度改革,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水平。建立健全市、县、乡三级联动的村级民主治理机制,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公益性资产、资金和产权纳入账内核算,并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公益性资产分配机制。探索建立城乡统筹、乡(镇)有政府和村级共同参与的集体经济组织政企合作机制,实行股份合作、农民、政府各有关部门共建共享,形成种养加、种养加一体化经营格局。
12、 完善收益分配机制。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,探索通过农村土地等资产收益分配方案,引导农户以多种形式参与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流转工作。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信用档案,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成员自愿参与集体经营性资产的运作。引导农民将退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,本着不参与农村集体经济活动的原则,通过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自主组织管理,加强集体内部管理,严格规范财务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