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种养老模式的异同:
一、不改变粮食作物对肥的需求
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以氮素营养为主,以钾、磷营养为主,氮素用量约占小麦一生需求量的30%左右,因此小麦底肥施用基本上与氮素相同,坚持“氮、磷、钾平衡”原则,但追肥的主要元素为氮、磷,配合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,特别是以钾素为主,在施用底肥时增施钾肥可以促进淀粉的形成,减少瘪粒,提高小麦品质。
二、坚持以氮为主的施肥方法
小麦全生育期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素,其中以氮素多,约占总量的70%左右,是氮肥吸收的主要方式,其次是钾、磷,后者是磷。
氮素的施用要掌握以基肥为主、种肥为主、追肥为辅的原则。小麦苗期根系生长缓慢,吸收能力弱,氮肥以追施氮肥为主,适当配施磷、钾肥,能促进分蘖早生快发,有效提高分蘖成穗率,起到“压低苗,增加分蘖数,提高成穗率”的作用。对于基肥充足的麦田,在氮肥施用量适宜的情况下,追肥可以推迟到拔节期。在追施有机肥的基础上,基肥量不足的可适当配施氮肥,如果是面积较大的地块,可适当减少追肥量,相反,应多施优质有机肥。
5.因地制宜。根据苗情、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等,选择适当的追肥时期。对于高肥力土壤,除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,早追肥以外,在穗分化期进行肥水管理,能够获得高产量,获得优质、高效、高产。追肥时期应以氮肥为主,磷、钾肥为辅。
三、追肥的施用方法
1、追肥数量。测土施肥的目标产量为每生产1000公斤商品菜籽,需氮3.2公斤,磷0.8公斤,钾4.1公斤。氮:磷:钾为1:0.6:0.8。
(1)产量水平500公斤/亩以上:氮肥(N)11~13公斤/亩,磷肥(P2O5)4~6公斤/亩,钾肥(K2O)8~10公斤/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