蝉花人工栽培
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植物的要求越来越高,有些农民为了节省人工,在选择人工栽培的技术时,往往追求高产,不按照植物的生长阶段选择植物,由于植物的特性决定了在生长过程中的几个基本要求,其次选择的土壤与环境也是关键,下面就来分析下。
蝉花人工栽培方法
1、选择土地
在选地时,要选择肥沃、排水性好、光照充足、土壤肥沃的地方。在播种之前要进行整地,深度一般在30厘米左右,在整地的时候需要将其打碎,以免土壤中含有细菌和病菌,对蝉花的生长造成影响。
2、种植时间
适合蝉花生长的温度在20°C左右,在春秋两季种植最好,春季种植最佳,此时的气候有利于蝉花的生长,播种后,要确保种子气温在20°C以上。
3、种植方法
可以采用撒播的方式,在畦内按行距30厘米的间隔均匀撒播,等到蝉花开花,这个时候,要注意给蝉花遮阴,以免阳光晒伤它的花朵,播种后,要及时浇水,保持土壤的湿润,蝉花播种15天后,幼虫就能孵化出来,可以把蝉花采摘后,及时剔除。
4、除草施肥
在种植的第1年,要根据虫害发生情况,进行除草工作,当幼虫在土壤内开始生长时,及时除草,注意除草不要过多,以免影响幼虫的生长,在虫害较严重时,可以用化学药剂喷洒防治,注意一定要交替喷洒。
5、采收管理
蝉花在果实成熟期时,要注意及时采收,主要是采收花序,也可留种。蝉花的采收方法一般是在清晨,在花冠下采收,采收时要一只手托住花序,另一只手将花序震动离地10厘米左右,可以很快分辨出来,最后在采收完成后,用镊子将花序分离。
6、病虫害防治
蝉花常见的病害是萎蔫病,病菌在虫害严重时,整个植株都会死亡,防治萎蔫病,首先要加强虫害管理,加强植株的生长环境,发现病株要及时清除,然后喷洒药剂进行防治,喷洒次数要合理,避免浓度过高造成危害。
蝉花常见的虫害是桃蚜,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,产生椭圆形的虫洞,防治方法是,可以用吡虫啉、啶虫咪、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,注意每次喷洒后,要保持植株的通风透气。
蝉花的形态特征
蝉花为蛾科昆虫,又叫做蝉蚜花、花蚜虫等,属于附生类的害虫,叶片互生,呈卵形或椭圆形,背面中央有一条黄白色纵带,羽片为白色,且蝉花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,害怕阳光直射,常生长在高山、高山石缝、高山森林、草丛等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