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携和栽培蘑菇养菌同时进行,栽种密度为每平方米20~25个,一般每平方米菌袋(约半瓶菌种)种植200袋左右。
2、栽培步骤:
(1)选用当年生的菌种,不能使用年年前的新鲜菌种。
(2)保证种植层达到适宜的深度,在菌袋内的第一层菌种只有2~4层,可栽入中层菌种,上面播量为5~10袋,中层5~6袋,下面5~6袋。
(3)接种后进行保温处理,在接种箱底部扎5个小孔,在菌种袋上打好孔,有利于菌种出菇。
(4)种植初期的管理。
1温度:将菌袋放到温度控制在22~25°C,湿度在90%左右的条件下,有利于菌丝的生长。
2水分:控制好培养基的含水量,每个塑料袋必须配备一次水分蒸发水分的喷雾器,不可直接用井水或自来水喷洒,用于保湿的方法。
3湿度:控制好培养基的含水量,适当加大湿度是保湿的有效措施。但必须注意的是,不能把培养基的表面喷水,否则培养基的表面出现大量的积水。
4光照:在子实体分化阶段,如果光照不足,会导致菌柄细弱,不利于子实体的生长。但也不能完全黑暗,应将子实体的原基去除,让其逐渐熟悉周围环境的光照。
5通风:在子实体发育阶段,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,氧气不足,会影响菇蕾的形成。
6、采菇技术
1选料:在栽培袋培育菌蕾时,必须选择优质的原材料。如菌柄脆,或粗长的树、木、菇,这样的原材料生长快,菌柄短,质量好,栽培效果也好。也有些人选择出耳后摘下来的子实体,直接将菌盖竖立起来放在床面上,使菌盖叠起来。这样做,有利于通气。对于不能立即采菇的子实体,也可以用发酵料栽培,用发酵料栽培的子实体,虽然能形成但是生长缓慢,产量低。一般以室内栽培为主。
2处理菌袋:将菌袋放入培养室后,要用10mg/L的甲醛溶液对菇袋进行消毒处理。消毒时间为12小时,以降低杂菌污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