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种养田园综合体是一个高科技项目,其主要设计点是:建造一个示范小区,根据实际面积,在核心区设置农事活动的指导员,采用机械化整地、移栽、种植、采摘、有机肥料等多种农业耕作技术,实现了种养作物双丰收,是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新技术。
种养田园综合体的由来:在一直以前,乡村劳动者利用田园开展日常生活,但是随着近几年农业农村改革的发展,开始逐渐把农业的主要类型和地区、作物品种向全世界扩散,农民在实践中认识到了农业的重要性,于是把农业的大部分类型转化为经济类型,推动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种养田园综合体的形成
种养结合
种养结合,俗称轮作效应。种养结合的优点在于,可以解决耕地问题,作物轮作,减轻土壤肥力的威胁,改善粮食的质量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同时,种养结合还可以给粮食生产提供有机、无机和生态的环境,实现种养和粮食的有机结合,增加农作物的“三高”,实现节本增效。
粮食增产增效
粮食增产增效的产生于两种因素的作用下,一是品种选择。品种选择是实现粮食增产的关键,选择品种时要注意“三要素”,即综合产量高,抗病能力强,市场竞争力强;二是保证质量。保证粮食的安全,决不能使某些品种增产,从而造成品种多而小,严重的资源浪费,反而使粮食产量骤减,效益低下。
因此,品种选择要因地制宜。根据地力水平,将不同肥力水平的粮食作为“主栽品种”,让其成为粮食增产的主要品种。
良种选择是粮食增产增效的关键。良种是增产的内在因素,良种能改善作物的品质,也能改变品种的性状,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。
(三)高产施肥技术
高产施肥技术是个重要环节,施肥时不仅要掌握施肥技术,而且要注意施肥方法的合理性。
1.施足基肥
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,包括农家肥和史丹利复合肥、微生物菌肥,以及复合肥。这类肥料能改良土壤,疏松土壤,供作物吸收,提高肥料利用率。施用时,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,史丹利复合肥50公斤,微生物菌肥3至5袋,占总施肥量2/3。
2.合理追肥
(1)水稻追肥
施足基肥,是实现水稻丰产的基础。追肥应掌握以蘖肥早、穗肥稳、粒肥钝,前轻、中重、后补的原则。分蘖肥一般在插后5-6天施用,每亩施尿素5-8公斤,或每亩施用氯化钾5-6公斤;分蘖肥一般在插后7-10天施用,每亩施尿素4-5公斤,或每亩施用氯化钾3-4公斤;粒肥一般在灌浆期施用,每亩施尿素3-4公斤,或每亩施用氯化钾3-4公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