豌豆尖栽培理论(食荚菜豌豆的栽培与管理)

豌豆尖栽培- 2023-03-31 21:17:41

豌豆尖栽培理论(食荚菜豌豆的栽培与管理)
豌豆尖栽培理论
1、栽培时间
豌豆尖四季都能够栽培的植物,但是在20°C~28°C之间能够实现良好的生长发育。对于营养的需求量比较大,因此我们在栽培的过程中,要根据栽培的方式以及气候条件适时调整栽培方式。
2、种子处理
挑选颗粒饱满、没有损伤、色泽鲜艳、没有病虫害侵袭的品种,将其浸泡在温水中,12~14小时后取出,放在阴凉环境中晾干。催芽的种子要选用腐叶土、沙壤土、蛭石等材料混合配制而成,土质要松软、肥沃、排水性佳。
3、苗床准备
用来栽培豌豆尖的苗床,建议使用从未种植过豆科植物的土壤。没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土质疏松,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栽培。腐叶土、蛭石等材料配制而成,疏松性好,排水性佳,有利于出苗。
4、栽培方式
将种子埋入土壤,并覆盖一层细土,浇透水一次。之后就可以等待发芽了,大约6~10天的时间,就会看到幼苗长出。当幼苗长出后,需要进行一次间苗,这样有利于生长。
5、水肥管理
豌豆尖种植之后,在生长初期需要进行第一次追肥,后续可适当延长采收间隔。等到它们发芽之后,再进行第二次追肥,以保证豌豆尖的生长。
豌豆尖喜湿润环境,但不耐涝。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,同时,还要适当进行浇水。
1采收
豌豆尖种子在采收时,要注意去除杂质,以免影响品质,影响市场价值。但是豌豆尖在成熟之后,会继续生长,此时的豌豆尖已经长了很多,这时候就需要将它们采收。
2采收
采收豌豆尖最好在茎秆充分伸长之后进行,这样才能够有利于豌豆尖的荚果采收。采收豌豆尖最好选择在晴天进行,如果采收量太多,豌豆尖就会生长的比较快,如果采收量太少,就会影响豌豆尖的品质。
豌豆尖的病虫害防治
1、豌豆锈病
【危害特征】豌豆锈病主要危害豌豆叶片,严重时会使叶片卷缩,果实上也会出现褐色的锈斑。
【防治方法】
1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,种植地要通风,排水好,发病时及时清理病叶。
2发病初期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。
  • 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www.66688845.com/RndSj5qxaU.html
上一篇:柳桃怎么桐乡樱桃栽培培训
下一篇:香水树庭院红花槐牧草的栽培特性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