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续栽培平菇的时间一般是要10年以上,本试验示范点在“完娘的生育特征”和“出菇期和菇房湿度”方面测试。平菇出菇时应该在温度和湿度之间存有一定的关系,一般情况下,生产正常的栽培室湿度为55%-60%,如果气温较高,湿度较低,平菇生长缓慢,出菇也慢,甚至不出菇。
专家建议在大棚栽培中注意做好以下几点:
大棚平菇栽培的选择。温室的平菇栽培一般需要进行两次栽培。在这次栽培中,温度和湿度的直接影响着平菇出菇的正常质量,因为平菇是子实体生长发育,对湿度的需求量较大,同时,水分蒸发量的多少也影响着平菇出菇的质量,因此,要做到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,在高温季节,可以通过加强通风、在大棚棚膜上覆盖遮阳网来提高棚内的温度和湿度,降低湿度,以此来提高菇房内的温度。
棚内菇棚的管理。大棚内的平菇出菇一般子实体发生期比较长,因此在管理上,还应注意促进菇棚内的通风、降湿,适当增施磷肥,并合理控制菇棚内的温湿度,以促进平菇的生长。当菇棚内的气温低于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时,应严格控制通风量,应停止通风,白天菇棚应该尽可能的封闭,夜间菇棚应立即通风排湿。当菇棚内的温度低时,应将棚膜揭开进行透气。
棚内的温度控制。随着子实体的生长,以及温度的变化,需要适时的调节棚内的温度,通常在白天的温度要控制在28°C左右,夜间温度应保持在12°C左右。在冬季大棚种植的时候,菇棚的昼夜温差要控制在10°C左右。
促进子实体生长。当菇棚内的温度过低,子实体的分化发育就会受到抑制,使菇体分化速度变慢。在子实体发育期间,要想提高子实体的质量,可以在子实体生长期间,每隔3天左右喷洒1次3%的过氧化氢溶液,这样可以补充菇体中的营养成分,提高菇体中的含氮量,从而提高质量。在菇棚内,可以采用熏蒸的方式,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,可以将氨气通过熏蒸作用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,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棚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,增加二氧化碳浓度,使菇体的浓度相对提高。在子实体生长阶段,应控制在10-15%左右,为了防止菇棚内的通风量过大,应该在封闭的空间使用塑料薄膜等进行遮光,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%-90%之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