蘑菇菇栽培种子时,要选用高产优质的品种,如果是室内栽培,要选择生长健壮,叶片肥大,茎粗且厚,叶色深绿,带有菌根的子实体作为种菇。
催菇料催菇是采用多孔、粗的塑料袋,与室温相同的进行催菇。催菇时,袋子扎的太紧,容易缺氧,菌丝萎缩或死亡,只有开口和生长,子实体才会肥大。要保持适宜的温度,温度较高时,每天的温度要控制在25°C左右,光照要柔和,但不要太强,要适当遮光,防止阳光直射,温度较低时,可盖草帘或覆盖菇棚。
出菇期管理菌袋从播种到出菇,菌丝体和子实体均处于不断生长,同时要加大昼夜温差,促进菇蕾形成,否则难以形成菇蕾或形成畸形菇。出菇时要严格控制通风量,严防形成畸形菇,菌柄发黄、柄细长、不开伞或形成空菇等现象,喷水不宜过多,一般在温度较高时通风即可。从出菇期开始,当菌盖分化完成,菇柄伸长,应逐渐加大通风量,菇蕾形成后要及时采收,否则很难采收。
采完菇后的管理
出菇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是保湿和降温。通常在菇棚上部的床面铺上一层薄膜,薄膜上覆盖一层稻草,利用自然温度的作用,对菇棚周围菇棚进行喷水,喷施适量的菇康、葡萄糖、奶粉或白糖。
出菇后的管理
搔菌
出菇前要保持菇棚周围环境的湿度,湿度大,菇蕾难以形成,菇蕾不易生长。要将菇棚四周的薄膜薄膜掀开,使膜内形成一个通风通气的环境,这样,才能促进菇蕾生长,抑制畸形菇的发生。
病虫防治
搔菌,主要是要清除菇棚四周的枯草及病虫害,并喷洒适量的菇康、葡萄糖、食糖、菇康等,可提高菇棚内的营养浓度,促进菇蕾的形成。